江苏有哪些著名景点?
想要更吉祥一点的东西吗?
孔庙
南京夫子庙是一座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全称“大成至圣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孔子自古就被人们尊称为“孔子”,因此他的庙宇俗称“夫子庙”。
南京孔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书院扩建而成。 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屡建屡毁。 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后,1937年遭日寇焚毁,损毁严重。 1984年,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市、区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历时数年精心维护和重建。 如今,孔庙焕然一新,再次辉煌。 被誉为秦淮风景区,已成为南京古城的特色景观区。 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区内的秦淮河洗去了历代的浑水,孔庙千年辉煌,焕然一新。” 这里刻在南京夫子庙重建的思略亭石柱上的一副对联,将秦淮河的美景与夫子庙新的建筑面貌展现得含蓄而充分,给游人带来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孔庙是一座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又称文宣王庙,简称孔庙。 已作为金陵古城的秦淮胜景而闻名中外,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孔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 历经沧桑,几经坎坷。 本届政府连年拨出资金用于建设和重建。 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孔庙,既有明清风格,又有庙市风貌。 一批与街景融为一体的古建筑拔地而起。 自1984年重建以来,夫子庙已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 一般每天前来观光购物的人次在10万人次以上,旅游旺季可达30万人次。 人们围拢过来,欣赏着秦淮迷人的景色。
山大佛
灵山大佛高88米,比四川著名的“乐山大佛”还高17米。 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的巨型佛像。 如果加上三层底座,总高度达到10.5米。
灵山大佛是根据佛经中记载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三十二相而塑造的。 他慈祥的脸上满是笑容,右手施展象征消除世间一切痛苦的“十无为印”,左手施展给众生。 加上无限喜庆的“元印”,整尊雕像显得祥和、威严、慈悲、庄严。
灵山大佛的佛身和莲花座均由锡青铜板组装焊接而成,总耗铜量700多吨。
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正式开光,佛像下方是重建的古刹“祥符寺”。 大佛前有“中华第一墙”之称的大影壁、盛京门城楼、天下第一掌、相府三桥、放生池、钟楼、鼓楼、天王殿。 、观音殿、地藏殿、卧佛殿、伽蓝殿、大雄宝殿、千年银杏、218级台阶组成的登云路、“中华第一鼎”等景点。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始建于元二十六年(1366年),竣工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86年)。 全长33.676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古都城墙。 南京城墙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成立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先后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累计时间已超过450年。 其中应天府(明都城)始建于明代。 最壮观的是,它奠定了近代南京的规模和格局,至今仍是南京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城墙虽然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战乱和人为破坏,但23.743公里的城墙依然巍然屹立。
明代南京有城门十三座,现仅存聚宝门(今中华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四座。 清末以后仍有城门四处开放,即弋江门、宣武门、解放门、中山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古城墙修复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现计划用5至7年时间全面修复现有城墙。
雨花台
雨花台风景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约一公里处,面积153.7公顷。
雨花台在东吴三国时期被称为狮子岗、阿加特岗、聚宝山。 梁朝时期,佛教盛行。 相传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天地,花落如雨,故名。 明清时期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山、游览的好去处。
景区由风景名胜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生态度假区六大功能区组成。 近年来,新建或改建了雨花阁、二重祠、甘露井、雨花喷泉、乾隆御碑亭、桂花专园等十余处文化园林景观。 如今,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雄伟纪念建筑、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花草,还有驰名中外的雨花石、雨花茶。 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风景名胜区。 每年游客人数达到200万人次以上。
秦淮河
秦淮河古称淮河。 相传秦始皇时期,在房山挖隧道引淮,故名秦淮河。 秦淮河分为内河和外河。 内河在南京城内,是秦淮方圆十里最繁华的地方。 自古以来,秦淮河就是人文荟萃、商贾荟萃的地方。 六朝时期,夫子庙地区已十分繁荣。 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口等地,都是当时富贵人家的聚居地。 古典戏剧《桃花扇》描写“梨花如雪,草如烟,秦淮河两岸春色浓浓,区内妆楼临水,粉红影影”。每个家庭都被美丽的女人照亮。” 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上异常繁荣的景象。 场景。 由于历史的变迁,昔日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 1985年以后,江苏省和南京市拨款巨资恢复了这个风景区,秦淮河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修复后的秦淮河风景带,以夫子庙为中心,以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的秦淮水上游船、河畔凉亭等。 景观可谓是一条集古迹、园林、游船、街道、亭阁、民俗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善卷洞
善卷洞与比利时汉人洞、法国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它们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洞景巧妙,被誉为“永恒的奇迹”、“不朽的欲望之城”。 从古至今,风景如绣,游人如织。 历代著名圣贤、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和石刻永垂不朽。
善卷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南20公里处的落雁山。 它雄伟而独特。 分为上、中、下三层。 它就像一座石雕建筑。 三国时期称为“石室”。 中洞,洞口有一座七米高的钟乳石笋矗立,称“柱峰”,两侧青狮白象,雄伟逼真。 山东冬暖夏凉。 一年四季如春,云雾缭绕。 名为云雾域。 周围钟乳石众多,形成马羊坐、乌龙喷水、荷花倒影、白鹤苍鹰等美丽景观。 水洞是一条长120米的地下溪流,水道蜿蜒、凉爽、幽深。 乘船航行,听着水声,看着灯光倒影,恍如人间仙境; 转了三圈之后,你的眼睛猛然睁开。 当船靠岸时,绿荫遮天蔽日,让人心旷神怡。 洞口有古碑亭一座,碑亭上有唐代司空李所书的“碧仙寺”石碑。 重建的瀛台书院,是晋代祝英台的“读书处”,园林建筑群优美古朴,奇石林立,竹影摇曳,交相辉映。 山上正在修复圆通阁、拜斗坛、洗雨阁等景观,并配备400米缆车和800米滑道。 附近有建于三国时期的国山碑,被誉为“江南第一碑”,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它雄伟地矗立在山顶,蔚为壮观。 景区内有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山卷洞文史馆(爱国主义教育陈列馆)和旅游服务中心,为阳羡景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座三星级涉外酒店“落雁山庄”位于落雁山脚下,与善卷洞相得益彰。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角园林路23号,空地面积约15亩。 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假山群。 湖石假山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苏州讲学,受到弟子拥护。 元至正二年(1342年),弟子购地置房,为天如禅师修建禅林。 天如禅师在浙西天目山狮子山受师父中峰和尚启发。 为了纪念他的师父,他将其命名为“狮子林”。 因园内怪石林立,形似狮子,故又名“狮子林”。 公园内最高峰为“狮子峰”,还有“汉会”、“突岳”等著名山峰。 建筑有“立学堂”、“卧云室”、“知伯轩”、“文梅阁”等。 园内竹林众多,方丈的禅堂就用茅草搭建在竹林之中。 还有“晴刻金”、“玉镜池”、“小飞虹(桥)”。 建园后,许多诗人、画家来此修禅,他们的诗画被收入《狮子林济生集》。 著名画作有:朱德润的《狮子林图》、倪瓒(名云林)的《狮子林旗图》、徐弼的《狮子林十二景》等。 (倪瓒、徐碧的画为清代皇室收藏,近代延光室存有影印本,但原画目前下落不明)。 由此,狮子林名声大噪。 至元末明初,已成为各国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名胜之地。
天如禅师圆寂后,弟子散去,寺院逐渐荒废。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星和尚来到长安化缘,重建了狮子林圣恩寺和佛堂,再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 康熙年间,寺院与园林分开。 后被黄熙的父亲、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命名为“舍园”。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黄熙成为高中状元。 他精修宅邸,整顿庭院,取名“五松园”。 到了清光绪中期,黄氏衰落,园林已倒塌,但假山仍存。 1917年,上海涂料巨头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叔叔)斥资80万银元从民政大臣李仲玉手中买下狮子林。 花了近七年的时间进行翻新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景点。 ,并赐旧名“狮子林”。 狮子林一度成为苏城的王冠。 裴氏原计划开业,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 1945年贝润生病逝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花园捐献给国家。 1954年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并向公众开放。
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因其风景秀丽,古典园林迷人,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苏州是一座水乡,引水便利。 附近盛产太湖石,适宜建造精美的假山。 另外,旧时苏州文人云集,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柳园被誉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分别代表宋、元、明、清时期。 王朝艺术风格
留园
原为明代徐士泰的东花园。 清代为刘荣丰所有,改名寒碧别墅,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为盛绪人所占,初称留园。 留园占地30亩,以水池为中心,以水池南侧的寒碧山楼和敏瑟楼为主要景观建筑。 池北有假山小亭,周围绿树成荫。 池西假山上的文木香亭是俯瞰全园的最佳地点。 东区以曲园走廊而闻名。 北区新建一座盆景园。 西区是整个公园的最高点。
沧浪亭
苏州最古老的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建。 沧浪亭的造园艺术非比寻常。 未进园门,绿水环抱,垂柳迎风。 倚栏倚岸,临水山石崎岖。 走廊的漏窗将园内外的山水融为一体。 公园以山为主,古木参天。 山顶有著名的沧浪亭。 南面的明道堂是公园内最大的建筑。 墙上悬挂着三幅宋代石刻,分别是《天文图》、《宋图》、《宋平江图》。 五百贤祠的墙壁上镶嵌着500多尊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雕像。 。
拙政园
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水相间,香阁、兰雪堂等建筑星罗棋布。 西面水面迂回,布局紧凑。 亭台楼阁依山水而建。 其主体建筑鸳鸯殿,是园主待客、听乐的场所。 大厅内陈设精美。 花园里的“谁与我同坐”是扇亭。 扇两侧的实心墙上开有两扇扇形的空窗。 一面向倒影塔,一面向“鸳鸯殿”,后面一面向山。 窗外正好映照着李亭入山,而李亭的顶部完美地搭配了一把完整的扇子。 中央花园是拙政园的精华。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沿水而建。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 主体建筑元祥堂位于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山岛相望。 每个山岛均建有亭子,西边是雪香云尾亭,东边是待霜亭。 四时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拙政园中心花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以远香殿为主体建筑,以池中两岛为主要景观。 其余建筑大多临水而建,面向元祥殿。 从建筑名称来看,大多与莲花有关。 。 王献臣之所以如此大力推崇莲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傲高贵的性格。
虎丘
位于苏州城西北3公里处,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的正门是断梁殿。 进入后,经过试剑石和贞娘墓,就到了“千人石”。 千人石后“别幽洞”内有一剑池,周围有白莲池、点头石、云岩寺、冷香阁、第三泉、孙武子亭、虎丘塔等古迹。 虎丘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山上的一石一树都有美丽的传说。
太湖山水城
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位于无锡市西南郊,东与无锡新区接壤,南临太湖,西接梅梁湖,北与无锡市接壤。 它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从无锡市区延伸到太湖。 故名梅梁湖。 依托湖风景区,以太湖东十二珠珠为主体,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山峦苍翠,茶果飘香,野趣盎然。魅力。 它汲取了江南自然风光的神韵,融汇了太湖风光的精华。 被誉为“太湖翡翠”。
沿着长长的湖岸,以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为蓝本的唐代三国城、水浒城、统一园林等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得到充分展示。 中央电视台曾在此拍摄《水浒传》和《水浒传》。 继《三国演义》、《唐明皇》、《镜花缘》等大型电视剧之后,太湖山水城蜚声海内外。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影视剧组来这里观光旅游、拍摄影视剧。 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800万人次。 先后建成的花园酒店、玉泉山庄、宝钢碧波花园、南洋国际学校、光华学校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繁荣了当地经济。 与此同时,太湖明珠花园洋房区、天安宝洁公寓、27洞高尔夫球场、软件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建成后,旅游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提升旅游区的水平和竞争力。 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已成为集影视文化、观光娱乐、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以太湖为中心,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点、完善旅游设施、培养旅游人才、发展旅游产业,是无锡山水城旅游区的战略目标。 以太湖为中心,形成影视文化、观光娱乐、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等功能齐全、配套齐全的现代旅游区。功能齐全,内外辐射,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 综合性旅游区是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的主要思路。 扩大对外开放是山水城市旅游区的一项重要政策。 让投资者满意、让投资者放心,是旅游区的一个重要原则。 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国际化、法治化,是旅游区的重要任务。 国内外客商来旅游区投资可以是独资、合资、合作,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积极参与。 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将恪守“信誉为本、真诚为本、互惠互利、优质服务”的原则,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天目湖
江苏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素有“江南明珠”之称,地处物产丰富的长江三角洲。 距上海、南京、杭州、苏、西安、常等城市80至200公里。 沪宁高速公路、南京禄口机场的开通,拉近了天目湖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与日俱增。 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旅游、度假、观光、休闲的首选目的地。
天目湖集太湖的浩瀚、西湖的秀丽、千岛湖如一串串珠于一体。 进入景区,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秀美、野趣、三绝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三大特色。
美丽——天目湖群山环抱,湖水清澈见底,有画如棋盘的田涛,密密麻麻的茶球散落,处处都是纯自然田园风光的画面。 湖岸蜿蜒曲折,湖中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 泛舟湖中,自然风光与人工点缀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趣。
野趣——景区内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野猪、野兔、雉鸡、野鸭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自然环境。 人工饲养的骆驼、猕猴、梅花鹿、孔雀等动物十分可爱。 山、水、林、鸟、兽共存、共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线。 奇怪的自然生态地图。
天目湖的三绝是水甜、茶香、鱼头鲜。 由于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湖区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湖水保持了天然山泉的纯净度和矿物质成分。 据江苏省环保厅称,超过国家二级饮用水源标准。 景区茶园色香胜于釉,精制而成的“沙河桂茗”、“南山寿眉”已成为国家、省、市名茶。 湖中盛产鱼类,年产50万公斤以上。 盛产鲢鱼,是独特的“沙河煲仔鱼头”的原料。
中山陵
中山陵是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位于南京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南麓。 西邻明孝陵,东邻灵谷寺。 整个建筑顺山势层层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
陵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沿中轴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由坊、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组成。 中山路就是原来的灵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所走的路。 这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路。 人们沿着这条林荫大道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碑,碑上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爱”二字。 什邡前广场南端矗立着孙中山立像。 石坊后面有一条375米长的墓道。 正门为陵门,以绿色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有孙中山亲书的“天下为一联邦”四个大字。 锦威碑亭内,一块高约6米的石碑上刻着镀金大字:“中华民国十八年6月1日,中国国民党将孙总理先生安葬于此”。 过了碑亭,便是陡峭的石阶。
最高的平台上有两个华表,后面是一个祭祀殿。 纪念馆上有三个牌坊,分为“民族”、“民权”和“民生”。 纪念堂正中有一尊孙中山汉白玉雕像,由国外著名雕塑家保罗·兰德斯创作。 坐像周围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
纪念馆后面有一扇青铜门。 横幅上有“威严万世”四个大字,也是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 进门就是钟形坟墓。 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大理石洞穴。 圆洞内安放着孙中山汉白玉棺材和卧像。 捷克雕塑家高奇根据尸体的形象塑造了这尊形象,十分逼真。
此外,还有茅山风景区、三山风景区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